伴随着攻略而来的还有争议。
据华为官网信息,华为WATCH D2的产品名称为腕部动态血压记录仪,主打动态血压检测,但还具备其他智能手表常见功能,如蓝牙通话、NFC功能、支持多种运动模式等等。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11月26日,华为WATCH D2正式发布,定价为2988元。
官网截图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曾发微博称该产品通过了多个国家的医疗器械认证。2024年8月,该产品获得广东省药监局颁发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属于广东省政策规定的可用个人账户支付的“医疗器械”。2021年出台的《广东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中规定,医保个人账户可用于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疗器械”。上海、湖南等地也规定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疗器械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此前,国家医保局工作人员曾对媒体表示:“大体上来说,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是可以走医保付款的,但具体还要看当地是否有其他的相关政策。”
多位专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通过专用于医疗费用的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华为手表,背后存在医疗器械界定标准不清晰的问题,造成大众对个人账户的误解,可能导致医疗资金使用泛化的风险。
多地缺货
“需要预订,最快15日有货,加我们店微信付定金200元排号就行。”2月9日,广东广州健民医药粤垦路店一位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这款智能手表近日相当紧俏,“只要医保余额(个人账户)足够就可以购买”。还有的药房表示,每人最多购买两只,药房排号已达百人,最快要本月中下旬到货。
而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祝强大药房(博物馆店),药房的玻璃门上贴着“好消息”的大字宣传海报,上面写着“新品到货 华为智能手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腕上健康专家 药店专供”。店员介绍华为手表目前没有现货,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登记手机号码预订。她表示,这款手表目前售价3188元,只要医保卡里有足够余额,可以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抵扣。
该药房的工作人员称,店内有另一款价格三百多的血压仪可随身穿戴,跟手机一样具备储电功能,“充电一次能使用不止一两天”。她介绍,市面上的血压仪价格一般为三四百元。记者从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可测量血压、可随身穿戴的血压仪价格大多为几百块钱。
2月9日,厦门思明区祝强大药房(博物馆店)张贴着华为手表的宣传海报。摄影/胡怡芹
2月9日,厦门思明区祝强大药房(博物馆店)在售的血压仪价格最高598元。摄影/胡怡芹
益丰大药房(上海上虹诸翟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刷医保可以买华为手表”的消息早在2025年春节前约半个月的时候突然传出。他们店内在年前曾到过两批货,每批只有10只,单只售价3088元,现已全部售出。购买手表的多是年轻人,“大部分是买回去,送给自己家的老年人的”,至今没有上新货。目前,来药店预订华为手表的人数已有五百多人。
各地药店售卖的华为手表价格不一。广东广州健民医药(东湖西路分店)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店内华为手表目前售价为3988元,相较之前涨了100元。原因是3988元的价格可以拥有一年半的尊享守护服务,可线上咨询医生,较之前多了半年服务。广东广州健民医药(华景店)的一名工作人员则表示,华为手表在店内售价3100元,如果成为药店会员,价格可以降至2988元。这两家药店售卖的华为手表都可以全额刷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而广东深圳海王星辰健康药房(南山桃园店)的工作人员称,这款手表原售价2988元,可以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购买,但一张医保卡最多只能扣300元,余下的需自费。根据2022年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关于实施〈广东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医保个人账户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支付的费用,每月不超过300元,不累计使用。
打“擦边球”?
这次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参保者刷医保个人账户的余额购买华为智能手表的合理性。有网友认为,个人账户余额是由自己工资按比例缴费累积而成,不涉及统筹基金,刷医保购买并无不妥。
我国基本医保分为城乡居民医保及职工医保两个类别,当中职工医保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两个基金池相互独立。根据我国现行医保政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属于个人及其亲属使用,当年计入账户的资金如果使用不完,其余额仍会留在账户中,下一年度可以正常使用。
而不少购买该产品的网友表示,虽然该手表在药房的售价高于普通电商平台,但正是因为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较多,才选择在药房刷医保入手该产品。
在宁波用医保个人账户购买两台华为WATCH D2的李蔷(化名)就是一个例子。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春节前意外在社交媒体看到有网友分享刷医保买华为手表的经验分享,由于自己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较多,“就刷了两个”。
医保个人账户到底能不能买华为手表?
关于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国家医保局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215号建议的答复中曾明确,个人账户能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范围、医疗服务设施标准所规定项目范围内的医药费用,禁止用于医疗保障以外的其他消费支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4月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不得用于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的支出。各地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范围有不同细化。
而华为WATCH D2的注册名称为“腕部动态血压记录仪”,是二类医疗器械。其审批部门是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日期为2024年8月。据国家医保局工作人员回复媒体称,二类医疗器械可以使用医保支付。
事实上,小米也推出过类似的“械字号”产品。2023年7月,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的一款腕部血压记录仪(京械注准20232070491)通过了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
紧随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仅血压监测功能符合医疗属性,除此之外的蓝牙通话、接收微信消息、腕上截屏、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多个功能都与普通智能手表雷同,这样的产品为什么能被批准为二类医疗器械?
我国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2021年6月起施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指出,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注册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
以上海市医保局等出台的《健全上海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中二类医疗器械清单为例,包括康复辅具、外用工具、仪器工具等类别,当中仪器工具多为血氧计、血糖仪、制氧机等功能较为单一的器械。
根据国家药监局网站,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包括体外诊断试剂)注册审批包括受理、技术审评、行政审批和批件制作四个环节。企业提交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资料后,技术审评机构对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研究和结果进行系统评价,提出结论性意见,并对技术审评阶段出具的审评意见负责。
行政审批环节,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注册的处室负责人核准,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局领导审定,最终批准本次申请注册的产品是否注册。
而据一名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从业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医疗器械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并不容易。企业向国家药监局申请并获批许可证后,向医保部门递交产品资料、价格及证明材料。医保部门初审合格后进入评估阶段,专家组参与评估疗效、安全性及价值,决定是否纳入医保目录及支付标准。若被纳入,企业需按标准销售,并接受医保部门的定期审查与评估,以确保持续符合要求。
就医保个人账户刷智能手表的行为,不同专家看法并不一致。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诸多地区,医保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供参保人自由支配,“这不属于套保行为,是自己花自己的钱”。不过,各地政策存在差异,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资金的管理规制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但在上海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看来,“使用医保购买华为手表”属于打了个“擦边球”。对此,他并不支持。他解释,一是价格昂贵,“个人账户的钱尽管属于个人,但它是专门用于医疗方面的。现在医保资金比较紧张,这方面的开放应稍晚一点,其他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一下子花费两三千元,并不合适;二是华为手表并不完全用于测血压,还有其他功能,保健功能占比很少。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则认为,关键是要明确二类医疗器械报销的标准。他指出,目前的标准存在模糊地带。“如果明确(医保)报销的范围仅限于只有医疗功能的医疗器械,有其他功能的不允许,那这个手表肯定是不能用个人账户买的,现在并没有说清楚这一点。”
赵衡认为,目前的监管政策还较为模糊,需要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出台更明确的指导意见。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认为,医保部门不应含糊其词,“如允许购买经认证的居家医疗设备,就须建立更精细的目录管理机制和医保编码”。
金春林还表示:“现在各地有(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规定,能不能纳入个人账户,各个地方医保局需要自己划分报销的正常范围。”在划分上,他提供了三个判断建议,一是产品是否以医疗功能为主;二是价格是否适中;三是消费者购买是否为了医疗,但是这点难以界定。
或存在医保资金泛化风险
据李蔷了解,宁波“刷医保买华为智能手表”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购买潮”,温州、绍兴等市都有人前往宁波“刷手表”。
李蔷说,药房要求现场拆封并关联手机,“为了防止倒卖”。广东健民医药(东湖西路分店)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在他们店购买华为手表最好使用本人医保,带上身份证。现场需要拍视频确保是本人购买,划掉药品追溯码,以防二次销售,并在现场激活手表。据她介绍,“购买其他血压仪并不需要这些程序,只是这个手表需要”。
不过,李蔷认为,绑定手机的账户也可轻易解绑,“绑定了再卖也一样”。赵衡同样认为,当前应关注的焦点在于,部分人购买之后转手卖出,这是否涉及套取医保资金。
据《中国新闻周刊》在闲鱼检索,不少“药房专供”版本的 WATCH D2在售,以低于官方100多元甚至400元的价格在售。IP地址包括浙江、广东、上海等地。《中国新闻周刊》以买家身份咨询,有一位标价2499元的卖家表示,“是刷个人医保卡余额买的,就当套现了”。
有偿异地代买代刷服务也已经出现,一些代购者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支付199元代购费就可以帮忙刷异地医保购买。确定购买台数后,在闲鱼平台支付代购费,下周“相关渠道”会来货。代购者表示如今市场现货稀缺,需要提前预约,如果需要台数较多,会“找关系插队”解决。
日前,有媒体报道宁波市医保局已叫停相关产品售卖。不过,《中国新闻周刊》致电宁波市医保局了解到,当地医保局称从未发过通知或表示可以刷医保在药房内购买智能手表,因此不存在“叫停”行为。而相关产品可用医保个人余额购买属于药房单方面行为及操作,“或者存在其他原因,至于能否以医保购买,局里还在讨论中”。
《中国新闻周刊》向网友购得该产品的宁波市北仑区多间康泽大药房分店咨询,有工作人员表示,店内有货,但暂时不能刷,要等医保局通知。也有工作人员称,店内已断货,“医保局不通知,我们不能动”。
事实上,“刷医保买华为手表”涉及医保个人账户“活化”的背景。早在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大量结余的现象,不少政协委员呼吁要扩大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明确深化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新一轮医保改革必须啃下的“硬骨头”。2020年,多位医保专家呼吁,进一步“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
赵衡认为,这项政策的初衷相对惠民,让个人账户的余额不至于僵化。比如上海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历年结余资金可以通过家庭共济的方式,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并可用于支付本人近亲属的医疗费用以及缴纳居民医保费用。他指出,由于国家医保局推动个人账户活化,在部分医保个人账户比较充裕的地区已开放个人账户购买医疗器械。
廖新波指出,个人账户是为了“达到共济,以及有病的时候防病。如果没病时全部使用,有病的时候怎么办”?他认为“个人账户的钱属于自己,可自由支配”是认知错误,个人账户资金同样属于医疗保障体系组成部分,滥用可能导致未来医保支付能力下降。
金春林解释说,个人账户的钱和医保基金的统筹资金的钱一样,都是用于医疗费用的风险分摊。他强调:“医保资金只能用于医疗相关的范畴。如果兼有医疗和其他功能的器械可以全部报销,将泛化医疗资金的使用。”
“如果个人账户的资金泛化使用,不用于医疗范畴的话,(医保)筹资就不应该筹这么多。”金春林认为,“如果是医保资金太多了,不如用到其他地方,或降低筹资标准,减轻老百姓负担。”
实习生:胡怡芹
记者:解雪薇
编辑:杜玮 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