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中法建交谈判陷入僵局,戴高乐提出的“难题”,被周总理巧妙化解

不过,虽然从表面上看,中法签署联合公报可谓是“火速”,但围绕着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有关各方的背后斗争却是错综复杂,这其中还少不了美国的横加阻挠。

不过,虽然从表面上看,中法签署联合公报可谓是“火速”,但围绕着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有关各方的背后斗争却是错综复杂,这其中还少不了美国的横加阻挠。

中法建交谈判陷入僵局,戴高乐提出的“难题”,被周总理巧妙化解戴高乐还计划过访华,但在打算行动前因病逝世

不当美国“卫星国”,戴高乐派人迂回探路,“外交核爆”即将点燃

新中国成立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作为西方盟国的重要一员,在经济、外交和军事上都离不开美国支持,故而在承认新中国的问题上,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政府虽然做出过一些试探性努力,但均因为不敢得罪美国而放弃。

1958年,奉行欧洲自主的法国二战英雄戴高乐重返政坛后,中法关系的僵局出现了细微松动。

戴高乐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意识,曾提出了法国不能当美国的“卫星国”、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等口号,故而戴高乐甫一上任就针对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屡屡向华盛顿发难,到1963年美法关系几乎处于破裂边缘。

对于戴高乐来说,如果要想让欧洲摆脱美苏控制、增加法国在欧洲和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他就必须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为此,戴高乐曾多次强调过,“从总体上来说,实现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不可避免、且有必要的”。

中法建交谈判陷入僵局,戴高乐提出的“难题”,被周总理巧妙化解周总理会见戴高乐特使富尔及其夫人

展开全文

随着法国于1963年彻底解决了阿尔及利亚问题,横亘在中法关系正常化之间的其中一道障碍已被排除,于是戴高乐便迈出了试探性一步——1963年8月,戴高乐委派的特使、本应该在休假中的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向中国驻瑞士使馆发出访华请求。

在会见中方官员时,富尔抛下了“私人访问”的伪装,明确表示他此行是受戴高乐委托、希望与中国领导人商讨实现中法关系正常化事宜,一场“外交核爆”即将被点燃。

戴高乐“承认错误”,但不愿放弃台当局,周总理另辟蹊径化解难题

1963年10月,戴高乐的特使富尔抵达中国并获得周总理接见,双方立刻就中法建交事宜展开会谈。

富尔首先表达了戴高乐有关过去法国没有承认新中国“是个错误”、不支持“两个中国”立场等态度,但在具体的建交事宜上,富尔仍想拿着台湾问题讨价还价。

他提出法国愿意承认新中国、反对“两个中国”立场,但因为二战历史因素,戴高乐“不愿突然割舍”与蒋介石的联系。

此外,富尔还声称他希望中方在“戴高乐准备采取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步骤时,不要强加令他不愉快或丢脸的条件”。

中法建交谈判陷入僵局,戴高乐提出的“难题”,被周总理巧妙化解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访问过中国

对此,周总理也明确表达了中方坚决反对“两个中国”的立场,“如果戴高乐觉得时机尚未成熟、还有困难,我们愿意等待”。

双方谈判就此陷入僵局,最终还是周总理考虑到戴高乐主动递出的诚意,在坚持中方原则的立场上提出了一个变通方案,即中法可以先将建交程序提上日程,法国应支持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并“自然”结束与台当局的联系,但如果法方在此期间仍不与台当局断绝往来,中方则立刻中断建交程序。

之后周总理的这项提议被拟成为《周恩来总理谈话要点》,并以书面形式由富尔带回法国给戴高乐复命。

周总理的方案受到了戴高乐的欢迎,随后他指示法国外交部继续与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接触,中法双方最终商定于1963年12月在瑞士举行正式建交谈判。

然而,就在中法官宣建交的关键时刻,半路却杀出来一个“不速之客”。

中法建交谈判陷入僵局,戴高乐提出的“难题”,被周总理巧妙化解毛泽东与周恩来、陈毅会见富尔夫妇

中法建交一波三折,台当局赖在法国不走,毛泽东把压力给到戴高乐

虽然戴高乐秉持欧洲自主原则,但在外交大方向上仍绕不开美国,故而当中法接触、建交的信号越来越明确时,美国自然相当恼怒,并串联台当局加紧了破坏行动,打算在中法建交之际给戴高乐难堪。

对此,中方也早有预料。1964年毛泽东在接见到访的法国议员代表团时重申了中法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要求法方“不能学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如果法方不把事情讲清楚,“中国不会接纳法国的大使,也不会派大使到法国那里去。”

随着中国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法国的态度也迅速明朗起来:1964年1月,戴高乐先是派人通知了蒋介石中法即将建交的情况,要求其撤走在法国的人员;

中法建交谈判陷入僵局,戴高乐提出的“难题”,被周总理巧妙化解中国驻法大使黄镇在递交国书后,与戴高乐合影

同年2月,法国政府向台当局下“最后通牒”,表示即使台当局赖着不走,法方也将断绝双方关系,最终为避免自己丢人的台当局于2月11日宣布与法国“断交”。

台当局的失败扫清了中法建交的最后一道障碍,美国对此也无可奈何,此后中法建交进程变得一帆风顺起来——1964年6月,中国首任驻法大使黄镇抵达法国,中法建交进程宣告圆满完成。

作为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戴高乐的抉择被西方舆论称为“突发的外交核爆炸”、中法“在美国密不透风的钢板上撕开了一道裂缝”,不仅沉重打击了美国对华孤立政策,并带动了意大利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相继愿意与我国商讨建立外交关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2024aish.bbs8.xyz/1550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