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T-27坦克车晚期型T-27坦克车晚期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俄国 军方便认识到侦察在一场成功的进攻作战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那场战争中,最佳的侦察手段还是依赖骑兵——马匹行动安静、速度也足够快,能让侦察兵 在被发现时有机会脱身,但却无法为骑手提供任何防护。虽然当时已经出现了装甲汽车 ,但由于其结构和质量所限,其越野能力十分有限。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T-27坦克车晚期型

T-27坦克车晚期型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军方便认识到侦察在一场成功的进攻作战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那场战争中,最佳的侦察手段还是依赖骑兵——马匹行动安静、速度也足够快,能让侦察兵在被发现时有机会脱身,但却无法为骑手提供任何防护。虽然当时已经出现了装甲汽车,但由于其结构和质量所限,其越野能力十分有限。

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尽管装甲汽车不断改进,但依然缺乏良好的越野性能——它们配备的轮胎通常过窄,无法提供足够的接地面积以克服复杂地形。虽然有些装甲车配备了凯格雷斯履带式驱动系统,但说实话,这种设计也颇具争议。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展开全文

图注:英国卡登-洛伊德 Mk.V 型轻型坦克。

图注:英国卡登-洛伊德 Mk.V 型轻型坦克。

与此同时,苏联也尝试自行研发“坦克小车”(即“坦克歼击车”或轻型侦察车),但这些尝试并未取得实质成果,投入的力量和资源基本上付诸东流。不过一切在1929年发生了转机:当时,苏联红军机械化与摩托化局(УММ РККА)的代表团从英国带回了一款堪称“正合适”的装备——卡登-洛伊德 Mark V 型轻型坦克

这是一种微型装甲车辆,具备当时尚可接受的机动速度,并配备了机枪作为武器。军方拿到这款车后,对其进行了全面测试,并对结果感到非常满意,甚至带着兴奋的态度向上层汇报,呼吁尽快开始仿制这种“神奇设备”,以取代传统的骑兵架设机枪车(“骑兵机关枪战车”)并装备红军侦察部队。

不过军方高层并不打算照搬照抄这款外国设备,而是提出了两个方向:第一,将其结构调整为适合苏联工业体系生产;第二,依据苏军的实战需求对设计进行改进。例如,他们要求增加装甲厚度,并安装一台更强劲的发动机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图注:T-27坦克小车的设计图。

图注:T-27坦克小车的设计图。

从英国坦克车为蓝本,开发苏联国产车型的工作持续了将近一年——设计师们一直在寻找最佳方案,直到1930年底才推出了首批原型车。而最终定型的、能实际运行的原型车则是在1931年1月初完成的,并立刻被送往试验场进行测试。军方对该原型的评价甚至比原版还高,以至于在测试尚未完全结束时便提前定案:1931年2月13日,T-27坦克小车(这一型号在研制过程中正式被命名为“T-27”)被正式列装入伍。

同年,T-27的量产也随即展开,规模堪称“无产阶级式的宏大”。在不到三年的生产周期中,共制造出3300辆作战车辆。在当时,这一产量几乎只有T-34坦克可以与之相比,不过T-34的背景与需求情况则截然不同。

T-27主要被装备于各综合兵种和坦克部队的侦察分队,并列装空降旅,用于开展大规模的伞降和滑翔着陆实验。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图注:T-27坦克小车外观。

图注:T-27坦克小车外观。

到1933年,苏联红军坦克部队已经组建了65个坦克小车营,每营装备50辆T-27。T-27也的确参与过实战,在1930年代苏联镇压中亚地区的“巴斯玛奇叛乱”时,这些小车发挥了显著作用。

然而到了1941年,T-27已被正式视为彻底过时的装备,开始逐步撤出一线部队。虽然在1941年的战斗中仍有个别使用T-27的案例被记录下来,但这往往是“万不得已”的临时动员,用于填补装备严重短缺的战场空白。

据记载,T-27最后几次作战行动发生在1941年末的莫斯科保卫战克里米亚战役中:在莫斯科方向,它们作为步兵支援坦克和反坦克炮牵引车出战;在克里米亚也有零星使用。

即使在二战结束后,T-27仍未完全退出使用。例如,1945年12月20日,苏联远东地区仍保有200辆T-27。至1946年5月28日,苏联装甲兵总局(ГБТУ)的登记系统中仍列有196辆T-27,正在提议报废清除。

结构描述

T-27是一种典型的无炮塔式坦克,具备高度紧凑的内部布局。它的布置方式与传统坦克设计不同:车体前部安装的是传动系统,中部为发动机,车体后部则是乘员舱,乘员为两人——驾驶员和兼任机枪手的指挥员。

装甲车体

为了让车体尽可能紧凑,T-27的战斗舱与发动机和传动舱被合并在一个空间内(仿佛是在向“大战威利”致敬),这对乘员舒适性极为不利。发动机位于车体中部,两侧分别为乘员的工作位,发动机在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为此,设计者为其加装了一个双层金属罩,并在两层之间留有空气隔层,以防止士兵被烫伤。但这项措施收效甚微,乘员仍然可能被烫到,因此士兵们常用一些绝热材料自行覆盖该罩。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坦克的车体非常小巧。

坦克的车体非常小巧。

T-27的装甲车体由钢制角钢骨架组成,外覆轧制均质装甲钢板,厚度为4、6和10毫米不等。早期生产的车体钢板通过铆钉或螺栓固定在骨架上,到了最后一年生产时,车体主要采用焊接工艺(部分钢板仍以铆钉和螺栓固定)。设计者还对车体的防水性能进行了优化——考虑到T-27有一定的涉水能力,在车体底部及两侧40厘米高度范围内的焊缝和接缝处均涂有铅丹浸渍亚麻布带密封(即红色四氧化三铅(Pb₃O₄)防锈涂料)所制成的密封垫,从而起到一种原始“密封胶”的作用,提升车体的防水性。

车体前上装甲板上设有一个带螺帽的装甲检修盖,用于进入制动滚轴的通道。在早期型号中,前上和前下装甲板之间用螺栓连接一个护罩,用于遮盖差速器壳体的突出部分。大多数车辆的该护罩是用铆钉固定的,只有在拆卸两块装甲板的情况下才能取下。变速箱与操控机构的维护通道设于传动舱顶部倾斜装甲板上,其装甲盖通过铰链连接。此外,在最早批次的车型中,车体右侧预留了一个用于安装机枪支架的开口。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T-27的展示模型显示了乘员“多么舒适”地被安置在车内。

T-27的展示模型显示了乘员“多么舒适”地被安置在车内。

观察装置方面,每名乘员配备一个固定的观察缝,并配有装甲盖保护。但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当时苏联也没有能力大规模生产防弹玻璃三棱镜(triplex),因此T-27并未配备这一装置。装甲盖虽然可以关闭以提升防护性,但此时整车视野几乎为零,无法有效驾驶或战斗。考虑到T-27本身装甲薄弱,一旦合上观察口,它便彻底变成了一个“盲盒”靶子。

车顶上设有三个舱盖,其中两个为截头金字塔形,分别位于两名乘员的头部上方(没有它们,乘员在垂直高度上根本无法坐进去);第三个则靠近车头位置,用于进入发动机舱。车底由数块钢板焊接而成,中部设有一个槽形凹陷,用以安置动力单元。为了更换发动机和变速箱中的润滑油,底部还设计了两个带螺纹盖的排油孔。

武器装备

T-27轻型坦克的武装为一挺7.62毫米DT机枪,其弹药基数为2520发(40个弹盘,每盘63发)。射击时,使用的是标准的照门和准星来瞄准,机枪上未配备光学瞄具。早期生产的T-27上,机枪安装在一个配有球形座的专用炮架上,这种设计使得机枪可在不受车体限制的任何方向上进行瞄准。而在后期批次的车型上,机枪被安装在一个专用的法兰座上,这种结构使得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瞄准更加便捷,同时也为射手提供了更好的防弹和防碎片保护。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图注:7.62毫米DT车载机枪(捷格加廖夫机枪(DP-28大盘鸡)的车载型)。

图注:7.62毫米DT车载机枪(捷格加廖夫机枪(DP-28大盘鸡)的车载型)。

T-27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弹药的布置和供给系统——40个机枪弹盘被安置在车体两侧的弹药箱中。弹盘的布置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将每个弹药箱中的20个弹盘分两排放入供弹机构中,通过一个手轮和钢索传动卷轴来供弹;第二种方式则是将14个弹盘分两排放置在可移动的专用架子上——据记载,从第500号车开始采用这种布置方式(之前的车型虽然有计划进行改装,但未能实现)。采用这种方式后,弹药基数减少至28个弹盘,即1764发子弹。

发动机、传动系统与行走装置

T-27的发动机最初“借用”自福特A型汽车,之后则采用其苏联仿制版——ГАЗ-А型汽车发动机。实际上,在批量生产的T-27上,几乎没有安装美制发动机的记录——可能这些美制发动机在维修过程中被替换成了国产版本,也可能原装发动机仅用于少量样车。无论如何,该发动机是直列四缸、汽油型化油器发动机,最大功率为40马力/2200转每分钟。为节省空间,发动机以飞轮朝前的方式安装,冷却风扇位于车体内部,但效果不佳,战斗舱内温度常常迅速上升。发动机可通过驾驶员位置的电启动器或车外的手摇曲柄进行启动。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图注:ГАЗ-А汽车发动机。

图注:ГАЗ-А汽车发动机。

传动系统同样“借用”自ГАЗ-А,包含五速手动变速箱、单盘干式离合器、带式制动的简单锥形差速器(用于转向),以及鼓式制动系统。这套结构操作简便,在T-27增加了许多重量的情况下(ГАЗ-А的重量仅为其三分之一),依旧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前提是严格按规定操作。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图注:照片中清晰可见T-27的行走部分——简单可靠如同铁锤。

图注:照片中清晰可见T-27的行走部分——简单可靠如同铁锤。

T-27的行走装置每侧配有六个单轮橡胶衬套负重轮,两两一组装在三组平衡摇臂上,摇臂固定在一根带有钢制包边的纵向木梁上。此外还有前置主动轮和尾部张紧机构的导向轮。履带为节距短的链式履带,采用插齿啮合、开放式销轴结构,宽度为150毫米。虽然没人指望它具备优异的越野能力,但实际表现却令军方惊讶。然而,对行走系统的批评仍然存在——不过责任并不在其结构本身,而在于战斗车的总体布局。

电气设备与通信手段

整车电气系统采用单线制布线方式,电池正极接地。车载电压为6伏。能源来源包括一块6伏、80安时的ЗСТ-У蓄电池,以及一台输出功率为200瓦的发电机用于充电。发动机点火系统为电池供电型,启动器直接由电池供电。

T-27未配备现代坦克所常见的通信设备——当时无线电设备仍然非常稀缺,坦克内部也几乎没有空间容纳无线电。因此,车组之间依然采用如同舰艇的旗语系统进行联络。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组合旗语信号需要时间,而且升旗所用的杆也较为脆弱,容易受损,影响通信效果。

作战使用

T-27首次参战是在中亚地区——第三土库曼步兵师、第一土耳其斯坦步兵师、土库曼山地步兵师和第18土库曼山地骑兵师均设有配备T-27坦克的装甲中队。这些部队经常被用于在中亚地区对抗反苏势力,T-27在当时为红军提供了可靠的战斗服务。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图注:T-27与“巨人”T-35并排。

图注:T-27与“巨人”T-35并排。

1933年起,T-27开始向蒙古出口。在新建立的蒙军中,于1933年编成了一个独立坦克团,接收了10辆T-27。不过有趣的是,在哈勒欣河冲突中,这些坦克既未参与蒙古方面的战斗,也未参与苏联方面的战斗。甚至在参与该冲突的苏军第57特别军中也没有T-27的记录。反倒是在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中,红军再次启用了T-27,不过仅用于道路巡逻。虽然最初T-27是作为战斗支援载具研制的,但卡累利阿的冬雪对其窄履带构成了严重阻碍。此外,当时T-27已停产近六年,其技术状况堪忧。不过它在巡逻任务中表现尚可,在参与的百余辆中,损失不足十分之一。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图注:T-27在莫斯科阅兵式上。

图注:T-27在莫斯科阅兵式上。

截至1941年6月1日,红军尚保有2500多辆T-27,其中约200辆存放于仓库和维修基地。约600辆需中修,至少850辆需大修。虽然还有部分车可用,但T-27在此时已无战斗价值,主要作为45毫米反坦克炮的牵引车或机械驾驶训练车使用。

到1941年6月22日,苏联边境军区共配备了约1100辆T-27,几乎全部在战争爆发初期即被摧毁——大多数尚未出动就被敌军炮火和空袭击毁,其余被战斗摧毁或为敌所俘。被俘的T-27被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用于护送、反游击战等任务,德军则将其用于军事设施的警戒。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图注:被遗弃在汉科的T-27。

图注:被遗弃在汉科的T-27。

大部分幸存车辆集中在远东地区,当时苏联领导人预期日本可能发动袭击。在那里,T-27尚有一定作战潜力——毕竟日军装备相对薄弱,苏军轻型坦克仍可发挥作用。但日本最终未对苏联宣战,而1945年苏军对日作战时,T-27已未再参与,苏军已有大量更先进的装备。尽管如此,少量状况尚佳的T-27仍被用于民防组织OSOAVIAKHIM的坦克驾驶培训,也被用于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的巡逻任务。

改进型

在服役期间,T-27产生了十多种不同的改进型(不过真正量产的却寥寥无几):

  • T-27:即标准批量生产型的轻型坦克。在生产过程中,其结构与组装工艺经历了若干小改动(例如修改了机枪安装方式,开始使用焊接方式连接装甲板等);
  • T-27M:为加强步兵火力而研制的试验型,安装了一门37毫米霍奇基斯炮。但结构较为粗糙——由于无法在战斗舱内放置弹药架,炮弹被装在一个尾部拖车中。仅制造了两辆,未被采纳量产;
  • OT-27:一种实验型火焰喷射坦克,由标准型T-27改造而来,装备了一个小功率火焰喷射器和32升燃料箱。由于喷火威力太弱而未进入量产;
  • XT-27 / БХМ-4苏联红军首款量产小型火焰喷射坦克,安装了一具КС-1火焰喷射器取代机枪。为近战防御,还配置了冲锋枪自动步枪。总共生产了187辆;
  • MZ-27:基于T-27的布雷车,配备可装载170枚地雷的布雷转轮,用于大面积布雷。只制造了5至10辆;
  • 补给型坦克:一种实验型T-27,车体两侧加宽以便携带弹药箱。有两种型号:可运载40个弹药箱或轻量化的32箱型。未量产;
  • 牵引车型:1941年初开发的T-27牵引型,用于牵引45毫米反坦克炮。其特点是在车顶焊接了扶手,以便炮组成员乘坐。此类车辆生产了数百辆,有部分参与了卫国战争
  • TT-27:远程遥控T-27型坦克试验批次,仅制造了5辆;
  • SU-27:一种自走炮,更准确地说是为支援步兵作战而设计的76毫米KT-27加农炮的机械炮架。通常两辆一组配合使用:一辆装炮,另一辆运送炮兵组和弹药;
  • SU-3:试验型反坦克自走炮,装备76毫米库尔切夫斯基炮。由于设计不完善,射击时暴露性过强,未能投入量产;
  • T-27ПХ:水下行驶型T-27,配有进气管、密封车体和改良的排气系统。可在水下3米深处行驶达30分钟。1934年制造了1辆试验车,未进入量产;
  • АС-Т-27:机场拖车型,基于T-27设计,装备了КАС-2汽车起动机用于启动航空发动机。1938年由A.萨夫罗诺夫主持开发,1939年将若干T-27改装成此型号;

车辆评价

T-27经常被批评为内部过于紧凑,发动机位于车体中部,驾驶员与射手之间没有隔断,导致成员布置非常不便。悬挂系统刚性强,在高速行驶时剧烈颠簸。由于内部空间狭小,只能挑选个子矮小的士兵乘坐。通信设备的缺失也被视为重大缺点。尽管T-27的装甲在1920年代末还算可以,但到了1930年代中期,各国军队已普遍装备了小口径反坦克炮,轻型坦克几乎无法应对。

俄罗斯装甲秘史:T-27轻型坦克1931年

Т-27成为苏联空降技术的雏形之一

Т-27成为苏联空降技术的雏形之一

在进入量产阶段时,Т-27的性能完全达到了世界水平,这并不奇怪,因为它的原型是一款被公认为同类中最优秀的轻型坦克。无论是波兰的TKS、意大利的CV3/33,还是捷克的LT vz.33,都没有在性能上明显优于Т-27。德国国防军中与坦克车类似的车型是PzKpfw I,但它的体积几乎是Т-27的两倍,火力和装甲也更强。不过,即使是PzKpfw I,到1939年时也已彻底过时。到了1941年,Т-27的实际战斗力已经相当有限。它的装甲可以在200到300米的距离上被德军7.92毫米口径S.m.K.H穿甲步枪弹击穿——也就是说,即便敌方没有专门的反坦克武器,驾驶Т-27靠近敌人也是相当冒险的。面对德军大量装备的7.92毫米口径反坦克步枪PzB 39,更不用说反坦克炮了,Т-27在其有效射程内几乎毫无防护能力。

然而,并不能因此就认为Т-27在1941年已完全失去作用。它仍然可以用于巡逻、警卫司令部,或者作为装甲牵引车和运输车(举个例子,德军也曾广泛使用过时的德法坦克来守卫桥梁、机场等设施,或用于对抗游击队)。Т-27的低矮轮廓有利于伪装,因此在防御作战中依然可以发挥一定作用。它的轻重量也适合空降部队使用。在进攻时,也可以通过临时搭建的桥梁和渡口前进。这款坦克甚至可以被拖过山地和沼泽地,而这对于更重型的车辆则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当时农村地区的桥梁载重通常只有2至3吨,Т-27的存在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能为步兵提供支援,而那些大型坦克根本到不了战斗地点。

结语

Т-27这款轻型坦克虽在部队中常被批评,但它本身却是一辆相当不错的战斗车辆。苏军中没有任何一款装备能像Т-27那样善于隐蔽伪装,因此在埋伏作战方面几乎无出其右。若是能给它安装一套更现代化的武器系统就好了,不过那样一来,就得完全重新设计底盘——届时它就不再是Т-27了,而是完全不同的一款新战车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2024aish.bbs8.xyz/2471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